“清华博士”报考协警?名校硕博为何钟爱基层岗位?
原创文章,已得到独家授权,转载请添加公共微信“qmfmggwx2”进行接洽,取得许可后方可转载。对未经许可转载导致的侵权,本编辑部保留追究的权利。
近日,“清华博士”报考长沙岳麓区一协警岗位的消息,引发了广泛关注。该岗位的报考学历条件为“大专及以上”,却能吸引到国内“TOP2院校”的博士,着实存在较大反差。虽然经过招考单位的核查,报考者是一所二本院校毕业的女生,招考信息上的博士学历系伪造,但也透露出近年来就业市场的一大趋势:名校硕博对街道办、县城编制等基层岗位的“青睐”。
名校毕业生入职基层并非个例
除此“谎报”清华博士报考协警的女生外,还有不少实打实的高学历名校毕业生报考基层岗位。
《北京市朝阳区2022年考试录用公务员拟录用人员(第一批)》显示,某街道办的“城市管理执法岗”的录用人员学历为北京大学博士,而该岗位的报考学历要求为本科,工作职责为“负责街道执法队的行政执法工作”。从工作内容看,北大博士入职“城管”所言非虚。
同一批录用的人员当中,还有3位名校硕士被录用为城管队员。
《2022年广东省和平县人才引进资格审核通过名单》显示,有20位博士报考县城岗位,其中不乏清华大学、哈佛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国内外名校的毕业生,他们的籍贯遍布大江南北。从该县的岗位需求表来看,引进的人才将安排到该县教育系统的教学岗位或者县直事业单位工作。
《2022年遂昌县面向世界一流大学引进优秀毕业生入围体检人员公告》显示,入围的24人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等名校,有23人为研究生学历,4人为博士。
名校硕博“扎堆”基层岗位的在当下,在岗位招聘考试当中失利,可能并非自己不够努力,而是竞争过于激烈。毕竟报考要求为本科学历的街道办岗位,也能吸引到北大的博士。
但是,名校博士报考基层岗位,也会引来非议。在大家的固有印象里,名校的硕博享受了较好的教育资源,毕业后理应从事较高层次的工作,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创造价值,为社会作出更多贡献。如果去做城管、街道办或县城乡镇的职员等基层岗位,实属浪费人才。高学历应有的学术科研能力,到了基层岗位,就没有过多的发挥空间。也有不少人认为,基层岗位最能锻炼人,博士们既要在学术殿堂中“仰望天空”,也要下到基层,切实感受中国的实践。
部分基层岗位对学历的要求很高
近几年来,部分地区的基层岗位对学历的要求越来越高,甚至要求报考者具有博士学位。部分名校博士走入基层,也是“迫不得已”。
2022年东莞市南城街道办事处下属事业单位招聘的岗位,要求应聘者是具有市政工程等相关专业背景的博士研究生。
2015年4月,四川大学保卫处的一则招聘公告显示,看似保安的“管理岗位工作人员”要求应聘者具有博士学位。同时,该校自2015年起,对招聘的辅导员岗位,要求应聘者具有博士学历。
此外,多数县城虽未将博士学历作为引进人才的报考条件,但给名校博士设置的引进待遇十分丰厚。2022年,浙江遂昌县对引进的名校博士生,给予75万元的政策性奖励。如果能获得这样的待遇,意味着毕业就可以解决困扰年轻人已久的车房问题,吸引力不可谓不大。
基层岗位设置高学历作为招聘条件,有其特定的考量。部分岗位虽然设在基层,但价值含量不低。川大保卫处招聘的“保安”实为管理岗位,需要负责学校监控等电子系统的整体布局,校方回应称该岗位需要具备相关专业的博士学历才能胜任。东莞街道办下属单位招聘的博士岗位,则是需要负责“工程项目的全过程管理”,看似低水平的岗位,“技术”含量十足。类似这样的岗位还有很多,机构设置愈加复杂的当下,不能仅凭借单位的外观来识别岗位的“高低”与“好坏”。
部分基层用人单位虽然报考条件不要求博士,但也鼓励博士的应聘,并给予优厚的待遇。相当于说,只要你来,我就欢迎。近几年来,部分县城掀起的“抢人大战”,就是为了吸引更多的高层次人才前往当地就业。当地的招聘单位也比较喜欢名校博士,有工作人员接受媒体采访时称,90后、00后的高学历人才的学习能力和工作态度都很优秀,单位对他们的工作素质非常满意。不少下到基层的名校博士,也对当地的工作环境表示满意。毕竟县城的工作稳定,毕业就有车房,在当地的人才队伍中很受重视。
名校硕博纷纷下基层,原因何在?
录用者及招聘要求的学历越来越高,透露出学历贬值的客观现实。高等教育扩招以来,全国高校的毕业生越来越多,甚至硕博都不再稀有。
教育部在2022年3月发布的《全国教育事业统计主要结果》显示,2021年全国招收博士生12.58万人,硕士生105.07万人。其中,全国在校的博士生就有50.95万人。而改革开放前40年,我国累计培养的博士生人数在88万左右,近5年入学的博士生就超过了前35年培养博士的一半,学历的“通货膨胀”很快。可以说,不仅大学生稀缺的时代已经过去,而且硕博学历渐成常态的时代也在临近。
对于部分高学历的毕业生而言,本学历层次的毕业生很多,留在原来的就业圈子必然内卷重重。为了获得一份安稳的工作,他们也会选择“低就”,博士将求职眼光放到要求硕士的招聘岗位,硕士将求职眼光放到要求本科的招聘岗位。也有部分名校博士,读博就是为了进入体制,攻读博士学位的初心就非科研。毕业过后,这类学生不做科研,走向待遇优厚的基层岗位也算正常。
同时,县城等中小城市为了引进人才,在安家费、子女升学等方面给予的待遇十分优厚,对名校硕博毕业生的吸引力很大。2022年,浙江省遂昌县除了给予博士优厚的引进待遇外,对引进的硕士及符合条件的本科毕业生,也会给予45万元的政策奖励;《东莞市“十百千万百万”人才工程行动方案(2022—2024年)的通知》显示,新引进的博士人才最高可享受100万元综合补贴;《广东省和平县2022年引进高学历人才公告》显示,对引进的硕、博分别给予10万、50万元的购房补贴,可入住人才公寓,并在职级、子女入学、生活补贴、配偶工作等方面给予优待。
县城等中小城市大力引才的背后,是当地大量优秀青年人才的外流。“人才引不进、招不来、留不住”一直是制约欠发达地区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县域本籍的优秀青年人才大多去到经济发达的一二线城市就读大学,见惯了大城市的繁华,他们往往不愿回到原籍就业。而当地困于现状的就业环境,也难对外地籍贯的优秀人才有吸引力。此外,大量青年人才的外流,还导致体制内青年人才男女比例失衡等问题,县域普遍出现了“体制内剩女”现象。这些问题要解决,区域要谋求发展,引入人才难的困境必须破解。
既然地区的就业环境相对于一二线城市存在天然劣势,只好从待遇等方面下手,调整人才政策,提升地区对青年人才的吸引力。与中小城市“砸钱”式的引才政策相比,一二线城市的人才政策在不断收紧。2021年5月,《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高层次人才业务、新引进人才租房和生活补贴业务相关安排的公告》显示,对2021年9月1日及之后引进的人才不再发放租房和生活补贴。颁布类似政策的城市,还有南京、杭州等。相较之下,不难理解名校硕博“另谋出路”的现象。
具备名校学历的硕博毕业生想留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并不算难,但毕业拿到的薪资与当地的高房价之间的巨大差距,使得他们生存压力很大,在一线城市就业的幸福感不强。疫情导致的严峻就业形势下,不少岗位也在收缩,即便是硕博学历,也有被裁员的风险。如果作为“引进人才”去到中小城市,优厚的薪酬待遇下,不用担忧生存问题,并且能够拿到稳定的编制,没有被“裁”的风险。即便当地配套设施不如一二线城市,相对低压的工作环境加上优厚的待遇,也吸引了名校学生“扎堆”报考,让原本“归属”一线城市的人才开始外溢。
本文责编 ✎ CHL
本期编辑 ✎ CHL
推荐阅读
长期收稿邮箱:qmfmbjb@163.com
社群交流请添加公共微信:
公共微信1:qmfmggwx
公共微信2:qmfmggwx2
付费咨询与讲座请添加小助手微信:qfxzsggwx
商务合作请添加微信:Fuermodian